一直在听初二的同事夸这一届学生:有礼貌,懂事,素质高,基础好……
接手的时候,感觉比上届乐观,以为拾到了宝。科任老师也跟风,附和着说,这届比上届有活力,课堂气氛相当好。
我冷静着说,别高兴太早。有些事情,你们仅仅看到了外表。
两周过后,终于,领教了这些孩子的“高素质”——
课堂上,高潮迭起,七嘴八舌,好不热闹。会的,不会的,大声高喊,以声音炫耀着。这,也热闹过头了吧了?盖过了老师的声音,盖过了为他人着想的心,谁还想坐后面了?
地板上,纸屑满地,随手乱扔,天女散花。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想象着,在这样一个班级里坐着,居然还能心安理得,能不叫人抓狂吗?
最难以理喻的是,有三四位男生,留着魔术师刘谦的发型,把右眼遮住,甩着头,用手捋着,以示优雅。艰难的劝说,三番五次,五次三番,最终还是打着“擦边球”。感觉,可爱不起来。
更难过的是,有两位女孩课堂上明明违反了纪律,不尊重老师,看课外书,写其他科作业。课后,不但不向老师认错和道歉,还振振有词的坚持要回课外书。那语气里,有着深深的“自我中心”。因为书是借的,所以她辨不清究竟是在为谁负责。
三位男生,午休时在卫生间洗衣服,大声喧哗,肆意谈笑,给领导逮个正着。管理班级,以往在我的班里很少出现这样的丑事。
早上出操,偶有三几个孩子“浑水摸鱼”,逃避不出。想不明白,严格要求之下,还有人会敢如此出格。
语文老师上课,竟然发现了打瞌睡者……
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会接连发生?为什么会在高素质的班级发生?这就是“高素质”的学生?我苦笑着,只能打上双引号和疑问号。
记起接手历届学生,经我训练一周,很多就能上路。而今届,心是一点一点往下沉的。直到把所有的美好全打破,方发觉,很多孩子,戴着伪善的面具。
一路走来,很多孩子表面恭恭敬敬,一转身,依然故我。云里雾里,感觉可爱,待走近,把一切暴露,却知道比上届更为艰难。
上届的孩子起码懂得从善如流,懂得感恩。批评了,立即改,没有借口,也不编理由。而这些孩子,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他们的文明是挂着嘴上的,而不是落在行动上的。做人,看来需要认真地帮他们上好这一课。
当所有人对这届孩子都表示乐观,而我冷静着,一直不赞同。因为,回到现实,你就会发现,现实总比想象来得残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