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间,发现学校的名字要改比人改姓名还方便快捷,十多年间,我读的学校可以说是都“变脸”了!
就读的第一所小学是冶金小学,可还没等我小学毕业,这学校就先散了。照理,应该去民丰读了,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友谊小学。除了考虑到这样一来,随后的两年小学同学还有可能成为我的初中同学外,还因为友谊小学是新办的,当时那的校园环境比起其他学校实在是好多了。最后,我们也成了友谊小学的第一届毕业生。
上的初中,学校还是不错的。当时就听说,这学校早晚要初高中分离的,结果等我上了高中时,这洪波中学的初中部还真就变身为市实验初级中学了。当然,我就读的洪波高中部,这回也变成五高了,还搬到了那偏僻的高中园区去了(那个荒凉和不便,真让人记忆深刻),汗呐!
高考结束,我选了个所谓的新兴专业,还不忘筛选了下学校的名字,要求就是名字得好听的。结果,选中了在杭州市区的浙江教育学院。进入大学,这才发现还有很多“知音”啊——室友们经常说起都是为了这专业、这校名、这地段而来的。想来也的确别有一番滋味,在萧山的那一年体验了类似高中的大学生活,搬到市区后的老校区又深刻地体会到了文三路上的一寸一地是多么的精贵。现如今,我们人都毕业已在工作了,这教育学院倒也没了,摇身一变成了浙江外国语学院。
哎,这社会,实在是太流行改名、改制、合并了吧,学校都不例外,亦或这也只是凑巧都让我撞上了?估计别人要问起我以前读的是哪所学校时,我都得回答至少两个名字吧。一旧一新,就看提问的那个你,知不知道我说的是哪个咯!